作文网

导航
作文网

历史典故:励精图治_600字

网络资源 2022-08-06 23:49:56

      【出处】(东汉)班固《汉书·魏相传》。


      【释义】励:激励,奋勉;图:谋求,设法;治:治理。振奋精神,设法把国家治理好。比喻振作起来做好某件事情。


      【历史典故】


      公元前74年,汉昭帝刘弗陵驾崩。他没有儿子,于是手握朝政大权的霍光立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,这就是汉宣帝。


      公元前68年,霍光病死。御史大夫魏相根据历史教训和霍氏家族的专权胡为,建议宣帝采取措施,削弱霍氏的权力。由此,霍氏一族对魏相极度怨恨,便假借太后命令,准备先杀魏相,然后废掉宣帝。宣帝得知霍氏一族的阴谋后,先发制人,采取行动,将霍氏满门抄斩。


      从此以后,宣帝亲自处理朝政。因其年少时曾流落民间,所以深知民间的疾苦,他直接听取群臣意见,严格考查和要求各级官员,严惩了一批贪赃枉法的官吏,免除了一些残酷的刑罚。他还降低盐价,提倡节约,鼓励发展农业生产。


      在魏相的监督下,百官尽职尽责。在魏相的配合下,宣帝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,减轻人民负担的有效措施,使国家兴旺发达起来。宣帝在位25年,使已经衰落的西汉王朝出现了中兴的局面,史称“宣帝中兴”。


      【成长心语】


      顽强的精神背后是坚定的信念,是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气概。汉宣帝正是拥有了顽强的精神,才实现了“宣帝中兴”的局面。可见,振奋精神乃是一切事业成功的根本。振奋精神,才能有积极的心态,昂扬的斗志,才能看到光明,鼓足勇气,战胜困难,排除阻力,到达理想的彼岸。


中学生江南娱乐官方登录 、写作素材、优秀作文以及有奖活动

尽在“作文网”微信公众号


1568209260858966.jpg


首页 导航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