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作文网!
  • 官方微信

    作文网微信

    (www_zuowen_com)
    一手好文 一生受用

作文> 诗词大全> 名诗名句> 描写梅花的诗句> 雪似梅花,梅花似雪。似和不似都奇绝

雪似梅花,梅花似雪。似和不似都奇绝

2016-02-26 17:57:12

出自南宋诗人吕本中的《踏莎行》

雪似梅花,梅花似雪。似和不似都奇绝。恼人风味阿谁知?请君问取南楼月。记得去年,探梅时节。老来旧事无人说。为谁醉倒为谁醒?到今犹恨轻离别。

赏析
词的上片以“似”与“不似”写梅与雪交相辉映的奇绝之景。梅花与飞雪同时的情景之下,写梅往往说到雪,以雪作背景。正因为梅与雪同时,加之梅花与雪花有相似之处,诗人便常常将它们联系起来。梅花和雪花形相似、色相近,而质相异,神相别,因而本词中词人写了“雪似梅花,梅花似雪”之后,即拔起一笔:“似和不似都奇绝”。“似”是言色,“不似”则言香。朦胧月色之中,雪白梅洁,暗香浮动,这确实是种奇妙的境界。
月下奇景,本应是令人赏心悦目的,可是词人认为是“恼人”的。“恼人”即“撩人”,此解释诗词中屡见不鲜。那么为什么会撩拨起人的心事?词人没有直接回答,只是含糊地说:“恼人风味阿谁知?请君问取南楼月。”词人此处设下了悬念,令人揣想。因为心中本有事,见了这乐景则与她心情抵触不入,反而触景添愁。
词的下片则点明词人心事的由来:“记得去年,探梅时节。老来旧事无人说。”原来是去年梅花开放时节,曾同情人共赏梅花,南楼之月可作见证,而今与情人离别了,风物依旧,人事已非,怎么能不触景生情!词到结句时才点明词人为什么别来频醉频醒,是为了“轻离别”的“恨”。
整首词先设下重重迷障,层层云翳,然后驱雾排云,露出了本意这样使读者从深深的困惑中明白过来,得到了感情上的慰藉。见雪兴怀,睹梅生情,登楼抒感,对月寄慨,把离别恨委婉道出,有着一种朦胧美。这种朦胧美不同于明快之美,但也不是晦涩。
如果一首词让人感到不知所云,百思不解,那就失却了意义。这种词没有朦胧美,而是晦涩。朦胧美如雾中之花,纱后之女,初看不清楚,细辨可见其形态,这种境界给人一种含蓄美。这首词的题旨全靠最后一句“到今犹恨轻离别”点出。

不够精彩? 再来一篇
  • 欢迎扫描二维码
    关注作文网微信
    ID:www_zuowen_com

新文速递

    热文推荐

     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:17310823356

      关于我们|营销合作|友情链接|网站地图|服务协议|投稿须知|问题反馈|联系我们

      京ICP备09032638号-30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:1101081950号

  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6762110 举报邮箱:wzjubao@tal.com

      作文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? 2005-2021 江南体彩网页

      Baidu
      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