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作文网!
  • 官方微信

    作文网微信

    (www_zuowen_com)
    一手好文 一生受用

作文> 诗词大全> 古文典籍> 围炉夜话> 第六十六则:君子救世 圣贤忧民

第六十六则:君子救世 圣贤忧民

2016-02-26 17:33:21

【原文】

君子以名教为乐,岂如嵇阮之逾闲;圣人以悲悯为心,不取沮溺之忘世。

【译文】

读书人应该以钻研圣人之教为乐事,怎能像嵇康、阮籍等人,逾越轨范,恣意放荡?圣人抱着悲天悯人之胸怀,关心民生的疾苦,并不效法长沮、桀溺的避世独居,不理世事。

【注释】

名教:指人伦之教、圣人之教;亦为儒教之别名。《世说新语》德行篇:“王平子、胡母彦国诸人,皆以任放为达,或有***者,乐广笑曰:‘名教中自有乐地,何为乃尔也!’”乐广认为,圣人之教中即是一片乐园,不假外求,不必如此放浪形骸。

嵇阮:嵇指嵇康,阮指阮籍,皆为竹林七贤之一。

逾闲:指逾越轨范,失于检点。

沮溺:沮指长沮,溺指桀溺,为春秋时避世的隐士。

【评语】

嵇康、阮籍皆为竹林七贤之一。嵇康放浪形骸,常有抨议儒家的言论;而阮籍不拘礼俗,饮酒纵车,途穷而哭。两人皆不循世俗轨范,除了关乎性情,与时代背景也极有关系。但是后代读书人,多仿东晋名士,故作风流,一则没有当时的时代背景;二则没有他们的性情才气,在太平盛世仿效竹林七贤的放任行为,无非是自乱礼法,东施效颦而已。

孔子叫子路问,遇到长沮、桀溺两个隐士。他们在乱世里独善其身,而且论为孔子之道不可行,不如避世自求多福。事实上,圣人与隐士不同之处便在于此,圣人有悯世之心,不忍生灵涂炭,人心隐溺。并非他不能隐世,而是他不忍隐世,所以劳心疾忧,奔走于世。

不够精彩? 再来一篇
  • 欢迎扫描二维码
    关注作文网微信
    ID:www_zuowen_com

新文速递

    热文推荐

     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:17310823356

      关于我们|营销合作|友情链接|网站地图|服务协议|投稿须知|问题反馈|联系我们

      京ICP备09032638号-30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:1101081950号

   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6762110 举报邮箱:wzjubao@tal.com

      作文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? 2005-2021 江南体彩网页

      Baidu
      map